志明(假名)打電話到諮詢專線,想請志工與媽媽談談。

志明的媽媽已經80歲。一日志明覺得奇怪怎麼媽媽在浴室裡一直不出來,敲了門後才發現媽媽跌倒在地,趕緊送到醫院治療。就在這同時,志明也察覺到媽媽咳嗽不停,治療不見起色,也找不出原因。帶到大醫院檢查後,才終於診斷出是乳癌轉移到肺部,肝部也發現癌細胞。這時媽媽才說出其實在半年前媽媽就知道罹患乳癌,只是覺得不痛不癢,也就擱著不管。志明怕媽媽承受不了打擊,所以並沒有讓媽媽知道真相。醫師先用化療控制病情,幸好志明媽媽對化療並沒有感到太大的不適,身體狀況也還不錯。只不過隨著治療,心情卻逐漸沮喪起來。沮喪的原因無他,而是覺得兒子管的太多。

志明和妹妹很小的時候就出國念書,志明媽媽留在台灣和爸爸打拼。後來爸爸身體出問題時,也都是媽媽一人照料,沒讓志明兄妹擔心。如今媽媽生病,志明非常擔心,不但將媽媽接來家中一起居住,還請了印傭亦步亦趨的看顧。由於志明媽媽也有糖尿病,所以志明特別注意飲食。有時志明媽媽想吃碗魯肉飯,總會讓志明給攔截下來。偶而志明媽媽興起想外出散步,志明看天色漸晚,恐怕風大,雖然志明媽媽沒覺得必要,可是志明卻堅持要媽媽帶件外套。諸如此類的事情每天在家中上演,志明覺得媽媽不聽勸,媽媽認為志明什麼都不讓她做,兩人都不開心。

志明或許因為和媽媽相處的時間少,所以想盡可能的照顧媽媽,盡盡孝心,雖然有時候將媽媽當成孩子般無微不至的保護著。但是,另一方面,媽媽了解孩子的心意,但是生活小事都處處受到關注,關心反而成為一種束縛,親子關係也因此緊繃起來。

志工分別勸志明與志明媽媽,志明雖然想要盡孝道,但是也要注意到媽媽的心情;而媽媽或許會覺得不方便,不過也可以放鬆心情來接受兒子的孝心與關心,享受與兒子相處的時間。

當生病姊妹的年齡較大時,子女為了媽媽的身體著想,有時會似角色對換般,當成孩子來照顧,而忘記了媽媽是個獨立成熟的女性,有自己的生活習慣,有自己想法思維。以志明為例,他的出發點是為了媽媽的健康,但是若是因此讓媽媽感到壓力,甚至有憂鬱傾向,對於整體的治療效果反而有負面的影響。

志明選擇隱瞞病情,或許媽媽因為不知道實情,才會覺得志明過於小題大做?其實是否應該讓年長病人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,是個難解的問題。或許正如志明所想,若是志明媽媽會無法接受打擊。但是志明媽媽會不會因此沒有機會安排自己剩餘的時間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bcan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