玫俐與薇如是一對好朋友,兩人因生病而結識,也都在協會擔任志工。

去年玫俐因為雙親在短短一個半月失去雙親,再加上之前照顧臥病母親的奔波勞累,壓力終於超過玫俐的精神負荷,出現了憂鬱症的徵兆:恐慌、害怕人群、害怕出門、害怕搭乘電梯等。後來玫俐去找了一位精神科的老醫師,老醫師判斷是憂鬱症,所以就開了治療藥物。服用藥物後,玫俐的狀況似乎好轉。可是玫俐想要停藥,醫師的答覆卻是需要吃一輩子。

前一陣子,玫俐和薇如正在值班,玫俐突然開口:「薇如啊!怎麼每次你交代我的事,我都有作筆記,可是回家後,怎麼都看不懂在寫什麼呢?」

薇如聽了,心裡一驚,怎麼好好的一個人會出現失智症的癥狀呢?薇如馬上提議要帶玫俐去看另一位精神科醫師。

原來薇如的母親也是因為壓力過大,而出現一些精神方面的狀況。醫師診斷是失智症,開了失智症的藥物,但是服用藥物後,薇如的母親的情形卻是每下愈況。薇如開始研究失智症,發現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,種類有許多種,例如阿茲海默症、亨廷頓氏症,但是也有些是因為壓力而出現憂鬱症的情況,卻被誤診為失智症。另一方面,薇如讀到一篇有關憂鬱症用物的文章,強調判斷憂鬱症的重要,以及使用藥物的注意事項。文章中提到有些人因為重大事件,例如家人驟逝、重大疾病、失業等,導致精神壓力過大,出現憂鬱症的癥狀,但是應該被歸類為創傷性的失調,是一種可逆性的情況,可以使用藥物恢復到先前的狀態。但是若誤判為憂鬱症,使用到不適合的藥物,則可能會由原本的可逆性轉變成不可逆性,那麼藥物就真的要吃一輩子。

薇如帶著玫俐去找另一位精神科醫師,一路上玫俐擔心路程太久,也怕會現場掛不了號碼。好不容易見到醫師,交談之後,醫師對玫俐說:「你講話清晰有條理,又担任志工多年,仍然具有社會功能性,怎麼可以就這樣陷入憂鬱症呢?」接著醫師判定玫俐是屬於創傷型精神失調,並非薇如擔心的失智症。醫師重新開藥,只需要每天睡前吃一顆,而非先前的照三餐吃。換了新藥後,玫俐的情況改善許多,工作情形也逐漸回復以往。

不論乳癌或者其他重大疾病,都可能會影響到心理上健康。經常可見到姊妹在聽到確診的恐懼害怕,經歷手術、化療後對於身體上的改變而感受到的痛苦,這些都會形成壓力,產生退縮、恐慌,嚴重的話出現憂鬱症的症狀。由玫俐的故事,看到了正確用藥的重要。提醒姊妹當感到憂鬱、恐慌,影響到日常作息時,可以找心理諮商師,或者精神科醫師尋求協助,不過仍要注意是否真的是憂鬱症還是創傷性的失調,所服用的藥物是否適合自己。若是因為一時誤判,而造成藥物依賴,對於一生的影響將是無法衡量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bcan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